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值此2025年来临之际,我谨代表青岛特钢党委及领导班子,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青岛特钢发展的各级领导、合作伙伴、广大客户及社会各界朋友,向全体干部员工、离退休老同志和员工家属,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!向在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!
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青岛特钢穿越经济周期,开始显现韧性发展的一年。
这一年,精准识变,“突”出重围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党纪学习教育热潮,践行“党建引领”战略,贯彻执行集团打造高韧性企业、“两个极致”等工作部署,克服了异常严峻的行业与市场形势,实现了全年安全事故为零、人身伤害为零、环保事故为零、税后净利润逆势同比增长36.93%的好成绩。
这一年,人才兴企,“焕”发动能。外派200名员工分四批赴兴澄、冶钢跟班学习,提出成果转化创新改善建议1040条,创效5287万元;分层分类开展“专业技术提升”“综合管理提升”、PMO、精益等项目,“一专多能”复合型人才数量持续增加;全员持续改善,产出创新建议4238条,实施创新项目296项,均创历史新高。
这一年,产品升级,“品”显实效。帘线胎圈用钢、高端汽车用弹簧钢和汽车紧固件用钢三个“小巨人”项目分别以109%、124%和101%的完成率超计划完成;胎圈帘线、特焊、桥梁缆索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5%、58%、66%;盐浴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新突破;输氢参氢管线用圆坯实现零突破;运用SPC控制等科学工具,质量管控能力稳步提升,一检合格率同比提升0.44%。
这一年,管理创新,“韧”性显现。全流程结构性降本增效,全年累计可比计算净额超过15亿元;重塑理念方法,重复性问题数量同比下降55%;学习杜邦、烟台万华等先进经验,特色安全文化逐步形成;生产组织更趋完善,钢、材、坯材入库量均创历史新高;组织架构更加合理高效、协同专注;绩效管理更加聚焦。
这一年,追智逐绿,“新”潮澎湃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87.27%,同比提高3.73%;关键工序数控化率86.67%,同比提高5.99%;推动信息化与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落地,全年数字化用例72项;打造财务机器人,财务处理效率提升50%~70%。强化节能低碳,应用26项节能技术,全年节能效益超过1.4亿元,减碳13万吨;新增绿色能源3750万kWh,自发电率达到79%,同比提升8.5%。
这一年,荣誉满载,“誉”光而行。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工信部全国“水效领跑者”、山东省首家通过EATNS碳管理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、山东省首批“减污降碳试点企业”、青岛市市长质量奖,C86D2、GCr15、SCM435三个牌号产品荣获金杯奖;制定1项工信部智能制造国家标准;首次取得测量管理体系AAA级认证。
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出发。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与“十五五”交替的一年。青岛特钢将一以贯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作为员工行为规范、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,持续对标国内外优秀企业,基于战胜各种周期变化带来的经营发展挑战,做“精”做“特”,聚焦“品种质量与结构、精益管理、数字化、绿色双碳”,持续走创新发展道路,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;深入推进“两个极致”,提升整体运营效能;强化人才队伍建设,推动企业文化升级;发扬“艰苦奋斗、务实担当、追求卓越”的特钢精神,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风劲帆满图新志,砥砺奋进正当时。展望2025年是蓝图更是号角,新篇已启,征途如虹!让我们坚定信仰、信念、信心,铆足攻坚克难的拼搏韧劲,发扬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,淬炼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,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,共建绿色产业链,致力于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特钢引领企业。
祝愿伟大祖国:山河锦绣、国泰民安!
祝愿特钢事业:百尺竿头、再创新高!
祝愿全体员工:蛇年大吉、巳巳如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