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

奋进“十四五” 建功新时代——青岛特钢第四届“特钢杯”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圆满结束

2021/11/16

10月31日,青岛特钢工会开展的为期6个月的奋进“十四五” 建功新时代第四届“特钢杯”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圆满结束。青岛特钢第四届“特钢杯”职工劳动技能竞赛结合公司党委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“我为职工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旨在创建学习型组织,提升职工技能水平,强化岗位练兵,提高职工岗位操作能力,推动岗位成才,打造创新型和工匠型人才队伍。

第四届“特钢杯”职工劳动技能竞赛根据疫情防控态势,创新竞赛模式,采用线上、线下竞赛方式进行,具有参赛工种多、岗位多、人数多、参赛方式多、参与人员类型多(含正式职工和委外职工)、无纸化竞赛等特点。如此次竞赛涉及能源环保、安全、炼焦工、烧结工、炼钢工、轧钢工、天车工、火花鉴别工、叉车工等21个专业工种和通用工种,31个岗位参赛,按照1-2个/工种 /月进行竞赛;线上采用中特云课网络答题,线下根据各赛种特点,结合岗位实际以班组联赛,分厂联赛、赛种联赛等方式进行;参与人员范围广,能源环保和安全技能竞赛参赛人数分别达4438人和4619人;其余19个赛种参赛人数达300人,100余人脱颖而出,取得了佳绩;奖励按照工种设一等奖1名,二等奖2名,三等奖三名,优秀奖。

“竞赛是平时现场操作技能经验的总结与凝练、改进与提升。即便在岗位上平时操作很熟练,但在竞赛时还需调整心态,精细化操作,否则稍有疏忽,便会失分。这也警示我们在现场操作中要时刻保持竞赛的心境,严格按照要求去操作,不断琢磨,反复演练,不断突破,才能真正提升技能水平……”历届天车工冠军如是说。

“焦化厂炼焦工工种是专业性工种,从全国钢铁行业竞赛来看很少涉及。我们从炼焦工所涉及的各个岗位出发,进行综合性的竞赛,从生产工艺、中控操作、设备运行、焦炉煤气、地面除尘、应急预案等全面考量,是一次全员性的学习,也是一次全方位的检验。希望通过竞赛的方式,查缺补漏,直击痛点,攻克难点,实现突破。” 焦化厂工会小组负责人说。

“烧结工竞赛参与公司级比赛还是首次,从参赛技术文件的制定到竞赛的实施等,公司和分厂都给予高度重视,从混匀料水分判断到烧结矿Feo判断及呼吸器佩戴,从生产工艺、参数、质量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竞赛。竞赛排名成绩不是终极目的,意义在于从赛中学,学中炼,练中悟,悟中行,技术达至纯熟。”炼铁厂岗位技能竞赛活动负责人说。

“炼钢工技能比赛开展的非常及时,尤其是二炼钢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亟待提升。通过以赛促学、以赛促训,训赛结合的方式,职工可达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逐步提升。要冶炼出精品钢坯,必须有专业性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,我们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,炼钢事业部将发挥李福高大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,培育更多的‘能工巧匠’……”炼钢事业部技能竞赛总负责人指出。

线材事业部和型材厂工会负责人指出,“轧钢工是多面手,不仅要熟悉线上工艺流程还要掌控设备运行,对精准度要求较高,要确保产品出精品、高质量和高端产品,必须提升专业素养,成为综合性、复合型的高素养人才。线材事业部和型材厂将发挥劳模和工匠的榜样示范作用,带动职工,做学习型、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的新时代工人。”

2021年第四届“特钢杯”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圆满结束,但实训仍在路上。青岛特钢工会将一以贯之做实职工劳动技能竞赛,搭建职工技术交流和技能展示的平台,挖掘高技能人才辐射培养更多技术骨干,锻造工匠型人才,营造人人向学、人人竞先,人人创新的氛围,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

   版权所有: 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

备案号: 鲁ICP备05014343号       

工信部:www.beian.miit.gov.cn